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设计> 正文

对于微课设计几点思考(完整)

美森文秘网 发表于2022-06-18 15:12: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于微课设计几点思考(完整),供大家参考。

对于微课设计几点思考(完整)

 

 关于微课设计的几点思考 作

 者:

 陈心忠

 作者简介:

 陈心忠,浙江省临海市回浦中学(317000)。

 原发信息: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南京)2013 年第201311 期 第 11-13 页

 期刊名称:

 《中学化学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4 年 08 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趋向于选择那些易于吸收、便于选择、短小精悍的文化形式来丰富生活,满足学习与工作需求。于是,微博普及与流行之后,一股“微”潮流悄然兴起,从微信到微访谈,我们的校园里也出现了微课。

  微课,即微缩型的课程,就是一节短小的,呈现某个单一的、严格定义的教学主题的视音频,它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一方面,微课在被用作在线、混合或面对面教学的一部分时,这些简短的课程就成为学习活动的点缀,有利于增强课程主题的学习;另一方面,微课能够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的学习资源——无论是在课堂学习还是课后复习,它能促进学生对一些关键概念的理解和一些难度较大的技能的掌握。同时,微课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单一

 的主题上,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本文试以高中化学“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一节内容为例,谈谈微课设计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依据微课特点,把握有效性

  相对于较为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除了具备快速导入、突出主题、精简小结三个显著的特点外,并不苛求教学环节的完整。一般来说,微课内容的选取要求问题聚集、针对性强,一般可以是一个知识点、一个案例或一个概念,还可以是一个题型精解、教学反思、教学故事等。因此,微课也可以称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它可以是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这就使微课既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追求的知识的系统、内容的翔实和环节的完整,却又保存了作为一堂课的“骨骼”,并由精巧的内容赋予其“血肉”。特别对于“移动学习”来讲,微课是一个有较强吸引力的备选项——教师可以尝试将微课作为课程任务发布,学生可以利用任何移动设备来制作微课。这些由学生独立或者协作完成的任务,可以帮助学生解答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随着使用者尝试将卡通式的视觉效果加入微课,动画可能成为微课中很普遍的组成元素。同时,微课能够很容易地被整合于课程之中:一是它能以多种方式被使用;二是它足够小,能够被用到几乎任何教学环节。比如,它能够放置于课程网站上作为预告片,让学生在课程开始前提前观看。课前,它能介绍主题,提高意识或者激发好奇心。课后,它可以提供覆盖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讲解,甚至延伸到拓展部分。活动或者后续下达的任务能够方便地嵌入到一节微课中,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呈现的内容。简洁的形式能够让教师快速地作出修订,

 调整或根据需要更新课程内容。某些情况中,这些微课就是可重复利用的资源,特别是那些讲解基本概念的微课,可以被多个课程和多个教师使用。而那些讲解难点的微课,学生可以在一节课中多次重复观看,将目光聚焦在任何有利于促进学习的交互点上。可以说,微课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并以之为主线统领教学设计、教学使用的多媒体素材,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呈现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的情景,很容易被教师吸纳为教学的“单位要素”和学习的“知识卡片”——既适用于教师的观摩和研究,也适用于学生的答疑和解惑。既可供师生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并随意选取作为教学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5 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比如,对于“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一节的内容,可将其分解为“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规律”、“电解原理的应用”这三个微课程单元。面对关于每个知识点的微课时,教师可以从丰富的课程资源中选取和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充分体现教育价值的素材来组织教学。

  二、凸显微课优点,保证高效性

  微课的设计,既要彰显其以视频为载体的个性,又要强调其以精致见长的特点。微课的形式与内容虽皆以小出名,但秉持的是“有限时空,无限创意”的精神,即内容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但时间十分有限。这对

 知识内容的把握、素材的遴选和利用等会提出较高的要求。要在庞杂的素材库中选择最佳资料论证重点内容,要求微课的制作者和使用者均具备一双“慧眼”和敏锐的洞察力,要有开阔的知识面和精准的取舍力。通常情况下,以一个 5~8 分钟的微视频为核心,整合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等五个配套资源,共同组成微课。配套资源部分既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任意组合成完整的课堂;也可以单个分拆出来使用,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一节微课主要关注一个重要的“点”,为学生提供自学重难点的机会。由于微课解释了基本的概念问题,就可以解放课堂的一部分时间用于问题的解决和应用。微课提供的“一对一”的临场感(就像是教师直接跟学生讲话),是大规模班级授课、拥挤的教室以及在线课程所没有的。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大多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视觉驻留的时间普遍只有 5~8 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一段5~8 分钟、50M 左右大小的简短视频,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可以重复使用,利用率高。

  当然,微课要求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声音画同步;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需要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手机、DV 摄像机、数码相机等传统与现代平台的配合。这对制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一节微课,应该具备如下优点:画面设计优美,内容安排精当,节奏把控准确,讲解的交互性强。比如,对于“电解池工

 作原理及应用”一节的内容,应该抓住教学的核心:“电极产物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解后电解质溶液复原及有关量的计算”这些细微点进行深入的讲解。在较短的时间呈现多方面的能力,是一堂好的微课的突出亮点。

  三、避免微课误区,增强实效性

  微课因量小而成名,却以质优而取胜。微课是浓缩的精华,虽有“碎片”的特点,却不能因其量小而导致素材开发肤浅、凌乱甚至失去科学性;也切忌面面俱到、空洞无文,以致消散教学的焦点,甚至背离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微课设计者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教学内容必须时刻和教学环境相联系,以满足学习者的即时需求。针对某个具体的教学资源,实现精准打击,资源粒度小。一节微课属于某个体系,多节微课将知识点串联成有效的整体,问题导向、故事策略、游戏机制,环环相扣,才能让学生在电脑前“坐得住”。其中,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微课形式虽新,但如果新瓶装旧酒,恐怕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微课属于“新生事物”,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反思。尽管微课有助于增强课堂讨论的效果,然而教师在使用时必须能够动态适应新情况;尽管这种动态为课堂上的实际应用和深度讨论提供机遇,但这种转换常常是很难的。因为从定义上来讲,微课以短为特色,它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因为它是提前录好的,很难支持临时性的问题。当前,微课被更多地作为“机组部件”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其作为“补充资源”的角色更易于被受众利用。也就是说,微课因其量小、知识

 点切入细微,尚不能替代传统课堂教学。比如,对于“电解原理的应用”一节内容,可以细微切入到氯碱工业原理、电镀、电解精炼铜、电冶金、废水处理、二次电池的充电原理等案例进行教学,这些细微的知识点作为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个环节,要与相关资源、活动“超链接”,要相互配合、统一调动,才能保证课堂的实效。

  总之,微课的到来,不仅丰富了课程的内涵,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资源的再利用,更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变革。如何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充分研究微课程的设计、开发、教学运用、评价、管理等一系列相关联的问题,逐步成为关心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新发展的人们的议题。

推荐访问:几点思考 完整 设计 关于微课设计的几点思考 微课的设计思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