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认识面积》课例研究

美森文秘网 发表于2022-05-26 17:51: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认识面积》课例研究,供大家参考。

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认识面积》课例研究

 

 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 —— 《认识面积》课例研究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 正式公布,这是 2001 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执行 20 年来的首次系统修订,是 2011 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 10 年后的再次系统修订。

 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突出核心素养导向。强调核心素养导向,就是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提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盛老师以《认识面积》一课进行新课标落实的课例研究。本课盛老师的设计呈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也是师生生命自由成长、创造精神得以发展、健康人格自然形成的过程。教学需要循序渐进、顺势而导。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一节概念课,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以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师担当了恰

 当的“组织者”,引导学生“画”、“比划”、“调整”,帮助学生提取头脑中已有的相关表象,为长度与面积、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自然对接提供了支撑点。这样“由线到面”的认识转变,由“一维到二维”的思维飞跃,遵循了学科知识内在逻辑结构的“序”,还顺应了学生认知发展的“序”。

 新课标中关于图形与几何部分新增教学提示中明确指出:图形的面积教学要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直观感知面积的概念,经历选择面积单位进行测量的过程,理解面积的意义,形成量感。

 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无论是概念的形成还是同化都离不开感性经验的支持。通过学生对面积这个新知识的好奇,学生提出“面积长得什么样? "的疑问。通过问题“起势”, 调出了学生已有经验,明确学生的起点,找准最近发展区。接着盛老师精心设计了观察、操作、比较等体验活动,起到了很好的“造势”效果,这些活动为学生学习新概念提供了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和经验,学生对于概念本质特征的认识与理解由浅入深。在课堂中,盛老师多次将面积和周长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概念本质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帮助学生调整认知结构,形成概念的作用。

 课堂中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逐步感受为什么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借助学生对新知的经验和好奇,创造男女生比赛的情境,引起认知冲突,进而有序推进教学。

 该课例中学生经历独立的数学思维过程,通过创设的各种体验活动,感知、理解面积基本概念,在课堂中分享的面积形成的数学文化,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本概念之间、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在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情境中,通过拼、摆、比的活动发现蕴含的数学规律,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

 在活动中发展质疑问难的批判性思维,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品质,逐步形成理性精神,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在“双减”背景下,作为一线教师,要快速的转变观念,紧跟新课标的步伐,提高自我修养,改变课堂模式,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做到: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推荐访问:践行 新课标 新理念